前一陣子忽然起了上廣州走走的心,於是風風火火的與友人去了幾天。廣州其實說遠不遠,過了羅湖橋,再乘一個小時多的火車就到。但正因這種不遠不近的距離,反而平日沒事也不會想上去走一走。對我來說去廣州,當然和很多人一樣不外乎吃喝玩樂,真的廣州有很多美食,而且有些味道是在香港食不到。而更難得的是上一趟國內,當然要看一看當地的藝術園區,在廣州有一個用工廠活化的藝術區,和上海M50感覺差不多,不過地方比M50要大。一棟又一棟用紅磚砌成的矮樓房,裡面藏著很多複式設計的工作室或者是用作展覽場地,而園內四處擺放著當時工廠的生產機械設備。不過不知是不是因為星期日的關係,不是有太多的畫室和工作室有開,只有註埸的幾個展覽。反而區開了很多很漂亮的餐廳,在那種地方用餐應該是件寫意的事。
園內的房屋都是用紅磚砌

很多工作室的室內設計都很有特色,但當天都沒開放
類似這種餐廳有好幾間
一連串的屋都是用作展覽場地
室內很有近代中國色彩
當日其中一個展覽,介紹墨西哥文化及藝術
保安叔叔專用,不過場內也沒人大吵大鬧,而且要吵鬧的人不會鳥你這個牌
展覽展出了墨西哥工藝作品,繪畫及有影片介紹旅遊
下面是另一個展覽,吴冠中紀念展

帥氣的大叔
很喜歡他的留白
因為當天友人不是太舒服,所以早早便回去,連另外一個原本想看的展覽都沒有去看到,有一點可惜。回來看紅磚廠的網站,發現原來還有些沒看到,例如創意市集,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看看正在進行什麼展覽。
罐頭廠變身藝術區
比起高高在上的北京 798 藝術區 ,紅磚廠立志要建立更貼近平民的藝術文化集散地。
紅磚廠前身為鷹金錢罐頭廠,工廠棄置後,搖身一變成為供藝術家租地發展個人藝術空間的地方。藝術區佔地 16 萬多平方米,自 2009 年開始,發展起今已吸納了不少藝術家進駐大展拳腳。區內最引人注目的是,林林總總由舊機器改裝而成的雕塑--原本冷冰冰的機械竟可化作一件件令人目不暇給的藝術品,這不但反映了紅磚廠的發展潛力,也正正展示出區內藝術家要將藝術區平民化的決心。
走進區內,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紅磚築成的建築,有的上面布著青苔,有的蔓藤滿牆,有的滲著斑斑鐵鏽,簡單點說感覺就像是被丟棄了的空廠子。然而藝術家卻紛紛替它重新注滿生命力。在區內觀賞不同的藝術演出,或在畫廊逛逛,都會發覺自己原來可以如此貼近藝術。
地址 天河區員村四橫路 128 號 前往方法
路線 地鐵 乘坐地鐵 3 號線到員村站B出口,步行約 620 米可到達。
我是坐地鐵去的,出到去走5分鐘就到,距離地鐵出口不遠。但入口不太好找,幾偏僻,我們找了個看似是去園區的人問路才找到。
另外,在廣州我瘋狂迷上了在上下九步行街的南信(牛奶甜品專家)。他出名的雙皮奶真的不錯,熱食會比較滑。他其他的出品都好好味,腸粉做得很滑,紫米露,西米露和奶制品都好OK。而且重點是他們都好平!! 紫米露一碗都只是8蚊,還要比滿記好味,天呀。不過,雲吞和湯圓就不是太推薦,不是不好食,只是一般。
晚上散步時看到很多很有特色的建築物,很有黃飛鴻感覺。
晚上沒有什麼人,很適合散步和騎單車。大家想玩的話,在江邊時看到有很多租單車和ROLLER。
很久沒見過了,專打電話的士多,以前好像是5毫還是1蚊一次,打本地好像沒限時。
其實廣州只要找一找,還有很多展覽可以看。有空去廣州玩的話不妨去看看,他們的藝術展覽比香港多,場地比較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